来源: 浏览:971 时间:2015-01-09 19:26:29
通过对不同回火处理的SUS403马氏体不锈钢的颗粒冲蚀情况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:
⑴先容了均质处理后含有马氏体和零碎铁素体相的SUS403的显微组织。同时,马氏体中的碳元素含量较高,而铁素体中富含铬。当这些材料的回火温度从200℃升高到500℃时,碳和铬的含量也随之增加,这表明大量碳化物析出。终极,材料在500℃时出现二次硬化。
⑵对于所有的试验材料,冲击角度为斜角时,切削是材料损耗的主要原因。在这种情况下表面损伤形貌呈现浅长切槽。在较大冲击角度时,冲蚀机制主要是挤压和开裂。不过,对于中等的冲击角度,磨损受切削和挤压混合机制的转变所控制。切槽和与开裂相关的压坑两种特征都可以看到。
⑶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,所有试验材料的冲蚀率都是先升后降。最大冲蚀率发生在冲击角度30°~45°之间。冲击角度小于30°时,五种热处理材料的冲蚀率基本相同,由于此时马氏体相和铁素体相都是以切削为主要机理。
⑷在冲击角度为15°和30°时,冲蚀率实质上与硬度无关。冲击角度超过30°后,硬度进步冲蚀率增大。硬度对冲蚀率的影响在30°~40°时发生突变,这是由于冲蚀率的受控机理发生转变。
⑸对于由回火马氏体和铁素体构成的双相材料,沿晶界和马氏体基体上产生的裂纹是属于普遍的冲蚀机理。裂纹的相互连接使材料进一步损耗。基体材料中两相的混合导致各相硬度对冲蚀率的影响减弱。
-------责任编辑: